鑄造專用砂箱采用手工造型,手工造型操作靈活、適應性廣、工藝裝備簡單、成本低,主要用于單件小批生產,特別是重型和形狀復雜的鑄件。手工造型的方法有:
1、根據砂型的不同特征:
兩箱造型、三箱造型、脫箱造型、地坑造型、組芯造型
1)兩箱造型:兩箱造型是造型的基本方法,鑄型由成對的上型和下型構成,操作簡單。適用于各種生產批量和各種大小的鑄件。
2)三箱造型:三箱造型的鑄型由上、中、下三型構成。中型高度需與鑄件兩個分型面的間距相適應。三箱造型操作費工。主要適用于具有兩個分型面的單件、小批生產的鑄件。
3)脫箱造型主要采用活動砂箱來造型,在鑄型合型后,將砂箱脫出,重新用于造型。一個砂箱可制出許多鑄型。金屬澆注時為防止錯型,需用型砂將鑄型周圍填緊,也可在鑄型上套箱。常用于生產小鑄件,因砂箱無箱帶,故砂箱一般小于400mm。
4)地坑造型:地坑造型是利用車間地面砂床作為鑄型的下箱。大鑄件需在砂床下面鋪以焦炭,埋上出氣管,以便澆注時引氣。
5)組芯造型:組芯造型是用若干塊砂芯組合成鑄型,而無需砂箱。它可提高鑄件的精度,但成本高。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形狀復雜的鑄件。
2、根據模樣的不同特征:
整模造型、分模造型、挖砂造型、假箱造型、活塊造型、刮板造型。
1)整模造型:整模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,分型面是平面,鑄型型腔全部在半個鑄型內,其造型簡單,鑄件不會產生錯型缺陷。適用于鑄件較大截面在一端,且為平面的鑄件。
2)挖砂造型:挖砂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,但鑄件分型面為曲面。為便于起模,造型時用手工挖去阻礙起模的型砂、其造型費工、生產率低,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。用于分型面不是平面的單件、小批生產鑄件。
3)假箱造型是為克服挖砂造型的挖砂缺點,在造型前預先做個底胎(即假箱),然后在底胎上制下箱,因底胎不參予澆注,故稱假箱。比挖砂造型操作簡單,且分型面整齊。適用于成批生產中需要挖砂的鑄件。
4)分模造型:分模造型是將模樣沿較大截面處分成兩半,型腔位于上、下兩個砂箱內,造型簡單省工。常用于較大截面在中部的鑄件。
5)活塊造型:活塊造型是在制模時將鑄件上的妨礙起模的小凸臺,肋條等這些部分作成活動的(即活塊)。起模時,先起出主體模樣,然后再從側面取出活塊。其造型費時,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。主要用于單件、小批生產帶有突出部分、難以起模的鑄件。